澳洲信托避税真实案例(案例一)

尽管大多数澳洲信托用于合法的商业和家庭目的,仍有一些信托出现高风险的避税行为,引起了澳洲税局的告诉关注。为了全面地了解利用信托避税的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,澳洲税局委托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(“RMIT”)独立进行分析信托与税法的互动情况。研究的目标包括:评估现行税务系统对信托的监管效果,识别纳税人如何应对行政或立法变化,预测未来信托使用趋势及其对税务系统的影响,并提出提高纳税人自愿合规性的建议。
2019年,RMIT发布研究报告《澳洲信托及税务系统的现有问题》(Current Issues with Trusts and the Tax System)。报告指出,信托法和税法的复杂关系可能被利用来隐藏大量应税收入。例如,研究发现,信托的信息透明度不足,造成税局难以准确追踪。此外,澳大利亚的信托税收法律与其他普通法国家存在显著差异,导致澳大利亚落实提到国际透明度的义务出现不少挑战。
研究报告成功识别了若干利用信托结构进行避税的方法,包括但不限于:
- 收入分配的不透明性与操控:信托收入分配给低收入或免税的受益人,以降低整体税负;
- 隐藏真实收入与资产所有权:搭建复杂的信托结构,比如如结合多层离岸信托与离岸实体的结构,使得澳洲税局追踪收入来源和资产所有权变得困难;
- 利用信托亏损避税:通过人为制造亏损(例如通过关联方交易或虚假费用)来抵消其他应税收入;
- 跨境避税:利用复杂的跨境结构,将应在澳洲纳税的收入转移到海外。
- 虚假或循环交易:通过与关联实体之间的虚假交易(如循环贷款或虚高费用)来减少应税收入。
- 不申报信托:选择不向澳洲税局注册信托,或不向澳洲税局就信托提交纳税申报表。
尽管澳洲税局对报告的某些发现和方法论持保留意见,但它仍将其视为制定信托合规策略和发布公共指导的重要参考。 这份报告最有价值的地方,就是这份研究是基于澳洲税局提供的去标识化(de-identified,也就是去除纳税人名称)数据,分析了高净值人群及其他私人团体的避税行为,并具体介绍某些高净值人士及企业如何透过信托避税的。报告中的第3.3章分享了多个实际避税案例,我们来一起看看澳洲高净值人士如何透过信托避税。
这一篇文章分享第一个案例。在分享前,我们需要向读者强调,为了使大家阅读起来很容易理解,我们简化了一些架构及商业安排,也让整个案例稍微“故事化”,因此跟实际案例中有一定出入,想了解原来案例的建议阅读报告。另外,这些避税方案目前在澳洲并不一定合规,因此绝对不能在没有咨询专业人士前盲目跟从。